南方財經專訪我司董事長張維:從“政府智囊”到產業智庫,打造全過程“咨詢+”業態
發布時間:2023.11.09
“行業發展這么多年,變化就是最大的不變,我們只能‘以變應變’?!痹趶V州市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簡稱“廣州國際咨詢公司”)成立40周年之際,董事長張維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談起他對我國工程咨詢行業發展前40年的觀察與下一個40年的判斷。
作為我國工程咨詢行業“元老”,廣州國際咨詢公司成立于1983年,“入行”至今已有40余年。從成立之初主要為政府部門提供項目決策及工程管理服務,到跟隨改革開放步伐加速向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企業轉型,廣州國際咨詢公司逐步成長為一家甲級資信數量及覆蓋面全國領先的綜合性工程咨詢企業,也成為照見廣州40年城市建設和產業蝶變的一面鏡子。
建筑、市政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輕工紡織、生態建設和環境工程、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電力......廣州國際咨詢公司與許多行業一起走過了高速發展的40年。面向下一個40年,隨著市場需求、產業結構、科技創新等持續變化,張維認為,數字化、個性化、系統化將成為工程咨詢行業發展面臨的共性趨勢。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誕生至今,我國工程咨詢行業發展一直與宏觀經濟變化高度相連。企業只有精準捕捉變化、適應變化,甚至引領變化,才能勇立潮頭?!睆埦S表示,未來廣州國際咨詢公司將以投資決策咨詢、高端智庫咨詢、全過程咨詢、數字化咨詢等四大類業務為支柱,打造“咨詢+”業態,逐步建立以“大平臺、大咨詢、大數據”為核心的新發展模式。
從“政府智囊”到產業智庫
南方財經:從主要服務地方政府決策的咨詢機構,成長為深度參與市場競爭的咨詢企業,廣州國際咨詢公司過去40余年發展歷程中有哪些關鍵發展節點?現階段的發展側重點是什么?
張維:公司成立40年以來,基本每10年就有一個跨越性發展。80年代是初創期,我們與國家工程咨詢行業幾乎同期誕生,為地方政府提供工程項目的投資決策咨詢服務。90年代公司發展進入跨越期,經國家計劃委員會批準取得工程咨詢綜合甲級資質,并作為我國首批工程咨詢機構加入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FIDIC)。
21世紀初,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深,工程咨詢行業市場化、國際化、產業化進程加快,廣州國際咨詢公司也進入成長期,逐步在珠三角地區扎牢發展根基,并于2013年斬獲“菲迪克百年重大建筑項目優秀獎”,是全世界36個獲獎項目之一。2017年以來,公司發展進入成熟期,適應委托方個性化與多樣化咨詢需求,逐步探索建立起“全過程工程咨詢”等新服務形式,2019年中標了公司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過程咨詢項目,2022年成功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咨詢評估機構。
過去40年,廣州國際咨詢公司一直保持著與城市、產業同頻的發展節奏,現階段工程咨詢行業也仍然是一個充滿機遇的朝陽行業。為更好把握新發展機遇,我們一是要繼續挖掘傳統業務潛力,將投資決策咨詢定位為公司旗幟性業務,做精做優政府及企業投資決策咨詢,充分發揮評估、決策、評價、后評價等評估類工作的輻射效應,二是持續拓展高端智庫業務,將高端智庫樹立為公司品牌業務,加快推進向高端咨詢、向專業特色智庫轉型發展,為公司找到新的經濟效益增長點,三是打通全過程工程咨詢產業鏈,將工程咨詢服務延伸至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進一步創新咨詢服務模式,四是探索建立數字化咨詢業務,利用信息化技術盤活存量數據資產,同時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進一步賦能咨詢業務提質增效。
南方財經:從“政府智囊”起家,廣州國際咨詢公司向專業特色智庫轉型的優勢是什么?
張維:經過40余年的行業深耕,廣州國際咨詢公司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與生態保護、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數十個行業都沉淀了深厚的項目實踐經驗和海量的項目數據,擁有甲級綜合資信、PPP甲級專項資信以及11個甲級專業資信,在政府相關課題或研究中,我們比單純的研究機構要更“接地氣”。
此外,廣州國際咨詢公司一開始即是作為“政府智囊“誕生的,長期為地方政府決策提供咨詢服務,在經濟建設領域與政府投資部門的銜接通暢,對政策變化、市場發展脈絡有著深刻感受,對國家投資領域的節奏變化敏感度也很高。這些優勢,都是別人拿不走的。
為了加快推進高端智庫業務,目前我們已經成立了專門的政策咨詢部,正在積極引進高端咨詢人才。未來關鍵在于找準業務突破口,要以優勢業務為立足點,慢慢做大做強。比如,加強在粵港澳大灣區相關城鎮規劃研究、綠色低碳節能環保、智慧城市、鄉村振興、深化改革等方面的研發投入,為政府以及國資政策的出臺提供參謀,同時加速拓展補強企業管理咨詢業務,為企業客戶提供戰略規劃、并購重組、集團管控、組織結構、人力資源、市場營銷、流程設計、企業文化、培訓等業務為一體的管理咨詢服務等。
南方財經:為何瞄準全過程工程咨詢業務?未來如何進一步延伸產業鏈?
張維:全過程咨詢一方面能夠更好滿足建設單位的一體化服務需求,為工程建設項目提供項目規劃、策劃、前期研究、勘察、設計、監理、造價、項目管理運營等一系列咨詢服務,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強工程建設過程的協同性,全面提升投資效益、工程建設質量和運營效率。
目前中央及各省市均發布了相關政策,各地已陸續啟動全過程項目管理模式的試行和推廣工作??梢灶A測,全過程咨詢模式將成為未來我國工程項目的主要實施模式。
作為咨詢公司,目前我們在設計、施工等環節的專業性仍相對欠缺,未來計劃采用“1+N”模式打通全過程工程咨詢業務鏈條。一是要搭好“臺子”,充分發揮業務集約化優勢,將項目管理與工程監理組合打包,以“管監合一”模式承攬業務,并將工程勘察設計等一起以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方式承攬項目,形成全過程工程服務,二是通過吸收、合并、劃轉、戰略聯盟等形式,持續拓展公司在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環保等領域的勘察設計業務能力,滿足全過程工程咨詢的能力和資質要求。
適應數字化、系統化、規?;袠I變革
南方財經:如何判斷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工程咨詢行業的發展趨勢?行業發展將面臨哪些重大變革?
張維:首先是數字化、信息化。這既包括咨詢行業自身服務方式的數字化,也包括咨詢所服務產業對象的數字化。隨著數字經濟持續壯大發展,政府、企業都在追求數字轉型,為了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咨詢行業必須要提升自身的數字化能力以及數字化服務水平。未來大數據、云計算等高新技術將成為工程咨詢行業的重要技術手段,海量數據積累將成為工程咨詢企業的寶貴知識財富,數據分析和應用能力也將成為咨詢行業的關鍵競爭力。我們將數字化咨詢列為未來重要業務板塊之一,也是看到了這一趨勢。
其次是系統化、全局化。新的咨詢業務發展模式逐步向全過程、全方位的復合型管理模式演變,咨詢服務內容也將覆蓋全部項目過程。最后是整合化、規?;?。近年來,行業內出現通過重組或并購而成立的多家咨詢設計集團,通過咨詢設計一體化、集團化整合發展,實現強強聯合,增強市場控制能力。在更遠的將來,我覺得工程咨詢行業的發展模式是:大企業平臺化、小企業專業化,大中小各種咨詢企業在市場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適應市場發展。
南方財經:對廣州國際咨詢公司而言,如何在行業持續變化之中找到新的定位與機遇?
張維:就廣州市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而言,我認為首先要明確公司“三大戰略定位”。一是功能定位: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全國,成為國內有影響力的全過程工程管理咨詢集團;二是發展模式定位:構建以信息化、智慧化為助力的“高端智庫+投資決策+項目實施”的全過程一站式綜合咨詢發展模式;三是區域定位:堅持滲透型區域擴張發展,緊緊圍繞優勢產業滲透挖掘市場,將業務范圍逐步由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城市向粵東西北等下沉市場延伸。
在此基礎上,廣州國際咨詢公司將以投資決策咨詢、高端智庫咨詢、全過程咨詢、數字化咨詢等四大類業務為支柱,打造“咨詢+”業態,逐步建立以“大咨詢、大平臺、大數據”為核心的新發展模式。
其中,“大咨詢”指的是要加快打造橫向覆蓋全產業鏈、縱向服務各層級政府的高端智庫,探索“政策咨詢+綜合性規劃+概念性規劃+招商咨詢+項目引進+企業管理” 全行業咨詢服務新模式。
但只靠單一的咨詢企業很難實現“大咨詢”愿景,所以我們進一步提出“大平臺”目標,也就是積極搭建優質咨詢服務平臺,以平臺化思維整合、鏈接多領域、多階段、多專業的綜合性咨詢資源,推進投資決策科學性和咨詢服務的協調性,提升一體化服務水平。
在此基礎上,通過“大平臺”承接的“大咨詢”業務,還能為企業積累大量項目經驗和海量項目數據,這就涉及第三個目標——提升自主“大數據”能力,通過數據賦能進一步提高咨詢服務效率和服務品質。
目前,我們正在逐步建立工程造價、績效評價等業務板塊的數據庫,下一步將繼續推動項目管理等業務板塊實現數字化管理,這樣一個模塊一個模塊地推進,最后將各模塊串聯起來,“大數據”平臺就基本成型了,最終實現各板塊數據集中管理、分析,為咨詢項目提供專業數據支撐和科學依據。
作者:關然 編輯:蕭文鴻
圖:公司董事長張維